
2022年12月30日上午,連通京津冀的京唐城際鐵路正式開通運行,京津冀東部地區軌道交通網絡進一步完善。 圖為2月13日,京唐城際鐵路大廠站。
2月13日,記者從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發布會獲悉,近年來,我市堅持把支持服務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重大發展機遇,按照《北京市通州區與河北省三河、大廠、香河三縣市協同發展規劃》和《推動通州區與北三縣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總體方案》及“四統一”要求(統一規劃、統一政策、統一標準、統一管控),主動對接服務,強化務實合作,全力推動北三縣與通州區一體化高質量發展。
我市編制完成北三縣5個重點區域控制性詳細規劃和12個專項規劃,形成“1+5+12”規劃體系,并制定了具體實施方案。在國土空間規劃中增設北三縣專章,與北京共同編制交界地區生態綠帶規劃和潮白河國家森林公園概念規劃,形成了全域覆蓋、分類指導、多規合一的規劃體系。與副中心、通州區共同研究起草落實《總體方案》的實施方案及任務、政策、項目三個清單(簡稱“一方案三清單”),現已由京冀兩省市政府名義印發實施。
目前,已建成跨界道路10條,跨潮白河橋梁5座,開通跨界公交21條。京唐城際鐵路通車運營,北三縣融入北京半小時軌道交通圈,北京首條跨省市地鐵22號線(平谷線)共在三河設5個站,神威北大街、潮白大街站建設已完成工程量的60%以上,北京地鐵連通北三縣即將成為現實。廠通路橋梁引道工程已竣工,跨潮白河大橋正在加快建設。北三縣與北京國貿之間通勤定制快巴試點已開通,為通勤人員提供了極大便利。北運河京冀段實現全線旅游通航。
圍繞推進與北京產業深度融合、錯位發展,我市結合疏解需求和自身基礎,進一步優化產業空間布局,著力打造“科創燕郊、智造三河、商務大廠、文旅香河”。連續4年與北京方面共同舉辦項目推介洽談會,累計簽約項目和合作事項161個,總投資1080億元,其中實體項目中,有研稀土新材料、中航試金石等49個項目建成投產,中冶總部基地、中視科創園等50個項目落地并正常推進。建成興遠高科、中南高科等27個科創園,入駐科技型企業865家,畝均投資強度達到400萬元,年畝均稅收貢獻達50萬元以上。北三縣建設省級以上研發平臺35個,培育引進高新技術企業319家、科技型中小企業2973家。
我市與通州區建立突發水污染環境事件、污染防治聯防聯控機制,建立潮白河北運河水生態協同治理機制。截至2022年底,北三縣PM2.5平均濃度為29微克/立方米,優良天數278天,北運河土門樓等主要河流斷面水質達標率100%。加快推進大尺度森林生態建設,大廠回族自治縣、香河縣獲評全國綠化模范縣、國家園林縣城、全國生態建設突出貢獻獎。教育方面,我市與北京市建立了13個基礎教育協同發展共同體,北京中小學、幼兒園與北三縣14所學校合作辦學。醫療方面,與通州潞河醫院、通州婦幼保健院等39家醫療機構進行合作,21家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實現京津冀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叼B方面,三河燕達養護中心、五福托老院率先與北京市運營補貼、醫保系統實現互聯互通,截至目前,北三縣養老機構共接納京籍老人5000多人。南水北調北三縣供水工程開工建設。
按照輕重緩急、梯度推進原則,我市對《協同發展規劃》中涉及產業、金融財稅等5方面21項政策,社會保障、城市建設等4方面30項標準,逐項逐步推進統一。目前,已有18項政策、9項標準與通州區統一,453項高頻便民事項、70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跨區域通辦。共同制定了《通州區與北三縣守信聯合激勵建設行動方案(2022~2024年)》,聯手打造“通州區與北三縣信用聯合體”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