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記者從2023年廊坊市地下立體停車設施建設工程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為解決大型社區、學校、商圈停車難問題,我市堅持因地制宜、因需而建原則,將建設4個立體停車場項目,可提供1150個停車位。目前,項目前期工作基本完成,4月初將全面開工,預計12月底可投入使用。
據悉,4個立體停車場項目分別為阿爾卡迪亞小區停車場、華夏奧韻小區停車場、文明公園停車場、瑞豐公園停車場。4個地下立體停車設施建設項目均是利用城市綠化帶或者公園綠地的地下空間建設,規劃建設城市公共停車場和充電樁及其他附屬便民商業設施等。商業區域經營將優選便民市場等,滿足市民在停車后的就近購物需求,切實打造“十五分鐘生活圈”,提升停車設施建設綜合服務水平,惠民利民。施工完成后,將恢復原地上的綠地、公園,并對其進行升級改造。
此外,立體停車場運營管理模式將依據“路內高于路外、地面高于立體、地上高于地下、交通繁忙區段高于外圍區段、交通擁堵時段高于空閑時段”的原則,由市發改委根據我市實際情況對停車場進行定價。根據每個停車場附近居民的實際情況,完善停車資源使用機制,出臺即停即走臨時停車、錯峰時段租賃、整月租賃、整年租賃等多元化模式,進一步合理規劃停車資源,提高停車設施使用效率,讓市民自主選擇更適合自己的停車模式。